第1章 1980年的第一口空气(2/2)

昏迷在路边?临江县?1980年?他瞥见墙上那个“1979”的年画,心中那个荒谬的猜测几乎被锤实了。

他穿越了!回到了1980年!

巨大的震惊让他一时失语。

“问你话呢!”

老大娘的语气加重了些,带著审视和不耐烦。

她將碗放在桌上,浑浊的米汤晃荡了一下,“家里粮票金贵,可养不起閒人白吃饭。”

“粮票”两个字像针一样刺了陈默一下。

他猛地想起这个时代的关键特徵——票证经济!

没有粮票,寸步难行!

“我……我叫陈默。”

他努力模仿著一种不太標准的普通话,试图掩盖自己的口音。

“我……我是从北边来的,知青,回城……回城探亲的。”

“知青?”

老大娘狐疑地上下打量他,“探亲?介绍信呢?证明呢?”

“证明丟了……路上……遇到点事,都丟了,介绍信也被撕毁了。”

陈默做出懊恼又虚弱的样子,指了指自己的头,“脑袋磕了一下,好多事记不清了……就记得要去临江县城找亲戚。”

老大娘盯著他看了足足十几秒,最终,她似乎暂时接受了这个说法,或者说,眼前这个年轻人虚弱的模样和空荡荡的口袋,让她觉得没什么油水可捞,也构不成太大威胁。

“哼,知青……”

她撇撇嘴,显然对这个群体有著复杂的观感,“行了,先把这碗糊糊喝了,暖暖肚子。醒了就好,醒了就琢磨琢磨咋办吧。俺们家也难,多一张嘴……”

她没说完,但意思再明白不过:不能白吃白住。

她把碗往陈默面前推了推。

那碗所谓的“糊糊”稀得能照见人影,飘著几颗煮烂的米粒和不知名的野菜叶子。

陈默强忍著胃里的翻腾和心中的苦涩,道了声谢,接过来小口喝著。

温热的液体滑过乾涩的喉咙,带来一丝暖意,但更多的是生存的冰冷压力。

他看著碗里浑浊的倒影,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:在这个陌生的1980年,他是一个没有身份、没有钱、没有粮票的“黑户”。

活下去,成了最迫切也最艰难的任务。

窗外,隱约传来远处广播喇叭的声音,断断续续地播报著什么。

像另一个世界的迴响,无情地印证著这个残酷的现实。

一碗稀薄的糊糊下肚,带来的热量转瞬即逝,飢饿感像一只无形的手,更紧地攥住了陈默的胃。

老大娘收走碗时那“哐当”一声轻响,仿佛也关上了他暂时安稳的门。

他知道,必须儘快离开这里,找到自力更生的办法。

趁著老大娘出去忙活,陈默挣扎著下了床。

身体虽然年轻,但三天昏迷加上飢饿,让他脚步虚浮。

他扶著土墙走到门口,深吸了一口1980年临江县郊外清冽的空气,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。

视野豁然开朗,却是一片陈默只在歷史纪录片和老照片里见过的景象。